Search


小兒常見(減肥型)傳染病~ 泡疹性齒齦炎
#東西吃不下
  • Share this:


小兒常見(減肥型)傳染病~ 泡疹性齒齦炎
#東西吃不下
#嘴唇都是血 ><
#身材都苗條了
#重點在最後

“ 我的小孩從昨天開始發燒,然後一直喊嘴巴很痛,不肯吃東西,今天早上發現他的嘴唇都流血了!”

這是典型的泡疹性齒齦炎的症狀

聽到泡疹性齒齦炎這個名稱,想必很多家長第一印象就是
”哇~是腸病毒嗎?”,
症狀很像,但其實兩個是不一樣的疾病,以下跟各位小小介紹一下~

泡疹性齒齦炎是由人類泡疹病毒感染造成的,不是腸病毒唷!

泡疹?!
那就不是大人常常嘴角長兩顆水泡,有時候不理它也會自己好的東西嗎??
是的!! 對於抵抗力正常的大人來說,泡疹病毒其實很少有嚴重的症狀,但是對於從來沒得過的孩子來說,就容易造成失控的局面。

主要症狀是發高燒,嘴巴有臭味,和多處嘴破,和腸病毒不同,泡疹病毒感染主要是破在嘴巴前段,嘴唇、牙齦、舌頭等出現許多破洞,常常痛到吃不下東西,通常症狀會持續兩週左右,就順便減肥了…..(=.=lll)

治療上其實和腸病毒類似,就是預防脫水,飲食方面百無禁忌,只要吃的下去什麼都可以吃,甜的、涼的、軟的最適合了,(難道冰淇淋也可以? 可以!但有氣喘的寶寶要小心),此外醫師也會積極的給寶寶止痛,讓寶寶進食可以更順利,但若不論怎麼嘗試寶寶依然不肯張開嘴巴吃東西,那可能就得住院用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囉~

泡疹性齒齦痊癒後,其實病毒不會真的消失,而是躲進身體的神經節裡面,等到將來抵抗力下降時,例如: 嚴重偏食、熬夜、壓力大等等,就再跑出來作亂囉,但再次發作通常不會那麼嚴重,以嘴邊破洞為主(也就是火氣大啦~)。

最後 重點來了!!

傳染方式!
和腸病毒不同,泡疹病毒是用 #接觸傳染 為主,由有泡疹病兆的大人”直接接觸”到小孩,或沒症狀但身上正帶有泡疹病毒然後去觸碰小孩。

簡單來說:
小孩會得到泡疹性齒齦炎絕大多數都是被
#照 #顧 #的 #大 #人 #傳 #染 #的 #啦!
因此大人回到家中請記得一定要洗手,若有不明嘴破疑似泡疹現象時請盡量不要接觸或親吻小孩唷!

(感謝阿弟願意提供照片 ^^ 已經順利出院囉~)


Tags:

About author
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 《學歷》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《經歷》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總醫師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研究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免疫風濕學會專科醫師 《專長》 一般兒科學、新生兒照護、預防注射 小兒過敏氣喘疾病、兒童風濕病 <獎項> 100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101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104年度臺北醫師公會青年杏林獎 媽媽經駐站作家 媽咪拜駐站作家 <門診時間> 小禾馨新生兒童專科診所 門診時間: 一般門診: 週一早診、 週二早午診、週四晚診、週日早診(輪) 禾馨懷寧小兒科診所 門診時間: 週三午晚診
三個孩子的爸 兼 小兒過敏免疫科醫生 在這裡分享常見育兒問題 還有 生活瑣事 閒聊瞎扯~ 請勿線上問診唷! 感恩~ 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uang_chen/?hl=zh-tw 重要訊息聯絡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